中国政府网 | 山西省人民政府 | 晋城市人民政府
网站支持IPv6 繁體中文 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悠然阳城 > 阳城概况 > 阳城简介

阳城概况

阳城简介

阳城县隶属晋城市,是三晋边陲的美丽边线,是三晋大地通往中原地区的重要门户,也是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愚公移山故事的发祥地。全县国土总面积1968平方公里,总耕地50.57万亩,下辖12镇、3乡,320个行政村,16个社区,常住人口36万人。

阳城绵延千年的文化根脉。吟唱着“名列三城、风高五属”的盛世美誉,4000多年的文明璨若星河,历史悠久,人文厚重。阳城古称濩泽,为尧舜夏冀州之域,是黄河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战国时叠属韩、魏。西汉初(公元前206年)置县,属河东郡。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濩泽为阳城县。在置县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文风昌盛,名人辈出。自隋朝科举以来,先后出过123名进士。明清两代,先后出过4名尚书、2名宰相。清顺治三年,10人同中举人,10人同中进士;顺治八年,又有10人同中举人,留下了“十凤齐鸣、十凤重鸣”的佳话。清康熙、雍正年间,阳城与陕西韩城、安徽桐城同为文化发达之乡,在泽州府所辖五县中文风最高,赢得了“名列三城,风高五属”的美誉。革命战争时期,曾是太岳行署领导机关和八路军太岳军区司令部驻地,朱德、邓小平、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光辉足迹。

阳城有惊艳世人的灵山秀水。孕育着“鬼斧神工、造物神奇”的百里画廊,13个3A级以上景区星罗棋布,灵山秀水,沁人心脾。人文景观以“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宅”、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皇城相府为代表,有保存较好的明代民居建筑群郭峪古城、颇具江南水乡特色的明代民居城堡砥洎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会寺等。自然风光以国家4A级旅游景区蟒河为代表,有喀斯特地貌奇观析城山、传说中仙女下凡游玩之所九女湖等。可在皇城相府的青砖绿瓦中聆听历史,在太行古堡的东方神秘里追寻印记,在郭峪古城的巍峨雄壮中感悟研学;亦可登上析城山、昆仑丘看日出日落,亦或夜宿素有“华北小桂林”的蟒河观夜海星辰,亦或在波光粼粼的九女仙湖中看最美红叶;可尽享灵山秀水、品味古堡神韵、探寻红色记忆、追随先辈足迹、礼赞盛世华章。

阳城有物产丰饶的自然宝藏。蕴藏着“资源丰饶、物华天宝”的自然馈赠,拥有物种多样的生态资源,储量丰富,潜力巨大。拥有煤炭、煤层气、铝矾土、硫铁矿、陶瓷黏土、白云石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已探明的矿产资源20余种,尤以煤炭、铝矾土和陶瓷粘土最为富集,无烟煤储量约631平方公里59亿吨,是国家优质化工原料无烟煤生产基地;煤层气储量约440亿立方米,铝矾土储量约4亿吨,陶瓷粘土达标储量约20亿吨,是全国为数不多的集中地之一。水资源可利用储量15.8亿方,在山西属于相对的富水县;南部山区有覆盖1200平方公里的山地森林和天然植被,有动植物1100多种,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的动植物有40多种,其中野生猕猴、林麝、鹿、金钱豹、大鲵和褐马鸡等极为珍稀;有野生中药材300余种,红豆杉北方罕见,山茱萸全国最佳。

阳城是生动鲜活的生态绿脉。礼赞着“见新见绿、绿水青山”的殷殷嘱托,全方位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绿脉涌动,生态宜居。地形地貌以山地、重丘陵为主,55%属于山地,45%属于重丘陵,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气温11.7℃,平均日照时数2400小时,无霜期180天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627mm,年蒸发量在2000mm以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达到46%,林木绿化率达到56.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6平方米。地处太行、太岳、中条三山交汇之地,西与垣曲、沁水县接壤,东与泽州县相连,北靠沁水县,南连河南省济源市,晋侯高速横跨东西,侯月铁路纵贯南北,阳济高速全线贯通,通用机场、晋阳高速八车道改造加快推进,与太原、郑州、西安、长治、洛阳机场都有高速公路连接,交通便利,区位优越。

阳城是勇立潮头的经济动脉。辉映着“转型跨越、走在前列”的时代韵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蓬勃发展,日新月异。全县上下正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金光大道,按照“坚持见新见绿、勇于求新求变、确保县泰民安、创造千秋伟业”24字方略和“一个统筹两手抓”的总体思路和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一手抓产业项目的招引与落地,一手抓以县城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管理,进一步加快转型发展,全力开创阳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奋进2030年基本实现转型、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两个基本实现”目标,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阳城篇章。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96.1亿元,增长8.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7.3亿元,增长1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0.2亿元,增长0.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1.9亿元,增长3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9031元,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8525元,增长6.7%。其中,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全省县级十强;固定资产投资跻身全省县级前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继续保持全省县级前五;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均在全省、全市保持争先态势。我县先后荣获“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先行创建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阳城是生机无限的希望沃土。激荡着“向上向前、奋进奋发”的发展强音,高质量发展征途如虹,现代化建设步履铿锵,前景辉煌,未来无限。2023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4%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经济增长水平,其他约束性指标按照省、市要求全面完成。“十四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县域一流创新生态基本形成,县域转型综改集成制度改革体系基本形成,清洁绿色能源供应基地的地位更加巩固,煤层气综合高效利用基地基本建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全域旅游、全域康养的格局基本形成,产城一体、城乡融合发展形态基本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县域示范体系基本形成,县域一流的民生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全县经济总量大幅提升,经济增速居于全省领先水平;加快构建“三个三”现代产业体系,第一产业附加值大幅提升,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规模、素质明显提升,第三产业作用显著增强,一二三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实现较大提升,煤电产业工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明显下降,科技贡献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居于全省领先水平;约束性指标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远景目标是:到二〇三五年,县域经济总量大幅跃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台阶,接近或基本达到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水平;全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县域样板的使命圆满完成,能源革命取得重大成果,全面转型基本成功,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一流创新生态构建形成,科技实力大幅提升;基本实现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层德治、法治、自治局面基本成熟;建成并发展全国文明县城,城乡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域旅游、康养产业走在全省前列;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优势进一步彰显,碳中和稳步推进,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美丽阳城全方位呈现;与中原经济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晋东南城镇群的融合态势全面形成,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国家级新型城镇化建设达到更高水平;民生事业全面提高,民生福祉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现代化的高品质生活基本实现,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与全市、全省、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隐私条款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阳城县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阳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阳城县人民政府信息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3 山西·阳城县政府网站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628号 晋ICP备14004478号 网站标识码:14052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