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主题教育工作安排,11月14日下午,县委书记、县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高喜全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 奋力建设宜居宜业新阳城》为题讲授主题教育专题党课。高喜全强调: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做好新型城镇化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理清工作思路,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各项重点任务;深化主题教育,推动阳城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前,向省委、市委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省委第九巡回督导组组长卫建国到会指导。县委副书记、县长、县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第一副组长牛琛主持并提出具体要求。县委副书记张德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晚红,县政协主席白继军参加。
高喜全首先结合理论学习、调查研究、工作实践的所思所悟,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对新型城镇化工作的理解把握。他指出,以县城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管理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成果的体现,最终的目的是让群众宜居宜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科学把握城市发展大势,深刻洞察城市发展规律,就城市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明确了城市发展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发展规律,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设发展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的重大命题,对我们做好新型城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省委、市委也始终高度重视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新型城镇化的决策部署,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始终保持“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坚定信心、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共同把我们以县城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管理这篇文章做好,真正让老百姓实现宜居宜业。
高喜全结合县域实际,详细解读了我县新型城镇化工作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他指出,新型城镇化工作千头万绪,总体思路是“1+3×3+369”,“1”就是“悠然阳城、公园山城”定位。“3×3”就是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369”就是实施城建三年行动69个重大项目。
高喜全指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一是要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要坚持规划引领。要组建规划队伍,成立规划委员会,组建城市规划院,加强交流合作。要树牢规划理念。对于阳城来说,城市特色就是“公园山城”,在城市规划建设时,必须将这一特点贯穿其中,提高辨识度、增强吸引力。规划既要有理论高度和前瞻性,又要有实践上的可操作性;既要考虑长远规划,又要考虑近期建设成果。同时要综合考虑城市的立体空间、平面协调、整体风貌、文脉延续等因素。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要用市场化手段实现城市各类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以有限的土地资源最大限度支撑城市发展。要加强规划研究。加快完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细节,加快编制控规和路网、水电气暖、污水、城市生命线等专项规划。要严格规划执行。充分发挥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严格落实城市规划体系和规划管控机制,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管到底、建到底。要加快城市建设。紧密围绕提升城市功能,突出补齐短板,更加注重建设质量、集约高效和统筹地上地下建设。要畅连道路交通。按照“一环、两骨架、十次干”的思路实施路网建设。要扩容市政配套。提高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覆盖率和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城市承载力。要确保城市安全。按照“守底线、挖根源、强措施、建机制”的总要求,全力抓好城市安全工作落实。要健全体制机制。在梳理已有规章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从规划、建设、管理全链条的体制机制,让城建工作更有章法、形成常态。要强化资金保障。争取上级资金,用好金融工具,引入市场主体,严格控制成本,多渠道破解项目资金难题。要加强城市管理。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创新城市管理方式,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要明确管理标准。做到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管理。同时,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园林绿化、环境卫生、户外广告等设施的建设运营,提高城市管理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要加强城市执法。组建执法队伍,继续增加停车位供给,加强市容环境整治。要强化数字治理。以数字政府建设为抓手,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用好智慧阳城运营指挥中心,打造智能化城市“生命线”,加快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二是要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要优化空间布局。老城疏解的核心是片区化改造,要按照路网结构,把片区、街区梳理出来,以片区为单位整体谋划其定位、功能、结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改造成本和收益,确保做一个、成一个,避免“填充式”的建设。古城的定位是全县的经济文化中心。要让古城的每一平米都体现商业价值,要完善古城的设施配套,要保留古城的文化底蕴。新城的定位是公共服务区。在建设上,要瞻前顾后、考虑长远,避免“摊大饼”式盲目建设。在配套上,要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要扩大城市规模。要确保县城规模只大不小。一方面,要持续构建“五凤朝阳”组团式发展格局;另一方面,要盘活县城内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要确保县城人口只增不减。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吸引并留住人才,全面落实二孩三孩生育政策,同时,要发挥公共资源调控人口布局的作用,推动空间人口均衡分布。要加快产城融合。要增强县城产业支撑能力。推动农业产业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业,促进总部经济发展。要提升产业平台功能。充分发挥开发区作用,建好“专业镇”,建强产业链。三是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要增强生产动能。要抓好就业培训,持续实施“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全民素质提升工程。要做好就业服务,建立用工需求、就业需求两张清单,搭建供需对接平台,让劳动者求职更加方便快捷、企业用工更加精准高效。要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推广“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双培型”培养模式,为产业转型提供人才支撑。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要依托双创基地、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乡村e站等各类平台,为群众创业提供孵化、培育、加速等一揽子服务。要提高生活品质。要完善配套功能,加快教育设施建设,提升医疗养老服务水平。要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要做好群众生活兜底保障。围绕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一条主线”,聚焦责任落实、底线任务、持续增收、产业发展、务工就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七个重点”,对照国考省考指标,高标准、高要求抓好巩固衔接工作和问题排查整改,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要改善城市生态。打造“城市绿心+专类公园+绿道步道+景观水系+单位小区”的生态体系。要塑造公园山城品牌形象。以公园、环城绿道为依托,通过开展绿道骑行、大合唱、文艺汇演、互动体验等系列文化活动,将公园山城打造成年轻、时尚、生活、健康的活动品牌,传播优秀文化,塑造城市品牌形象。要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天然氧吧、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同时,要继续在乡镇开展镇域“五化共建”。在环境绿色化、生活品质化、便民常态化、管理制度化、内涵特色化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
高喜全要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人人出力、人人尽力、人人给力,满腔激情、苦干实干,为建设宜居宜业新阳城而努力奋斗。
高喜全指出,当前,主题教育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各项重点措施全面铺开、一体推进,关键要在务实功、求实效上下功夫。一要以理论学习为根本,学思践悟“增底气”。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要强化理论武装,要讲好专题党课,要做到全面覆盖。二要以调查研究为途径,沉下身子“接地气”。要直面问题领题,要深入一线破题,要强化运用答题。三要以推动发展为目的,实干笃行“鼓士气”。要振奋精神抓落实,要创新机制抓落实,要汇聚合力抓落实。四要以检视整改为关键,深查细照“扬正气”。要聚焦问题深刻检视,要盯紧问题抓实整改,要发现问题立行立改。五要以建章立制为重点,标本兼治“正风气”。要健全制度机制,要强化制度执行,要形成常态长效。
高喜全强调,现在离年底还有不到2个月时间,全年工作收官任务繁重,工作头绪多,各级各部门要把开展好主题教育与冲刺年度目标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沟通对接,强化执行落实,统筹抓好经济运行、项目建设、安全生产、生态环保、信访稳定、民生保障等重点任务,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走在前,向省委、市委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省委第九巡回督导组成员,县处级以上领导,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县直和部分条管单位负责人参加。(陈海战 赵远 梁耀升)
责编:韩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