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县政协召开《村里那些事儿》征编工作总结会议。市政协主席孟贵芳,市政协秘书长郭明太,县委副书记张德政,县政协主席白继军,县委常委原红海、刘爱萍,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贾兵富,县政协副主席贾晓林、张美萍、范学斌出席会议。
会议对《村里那些事儿》征编工作作了总结,并为县教育局、县档案馆、县图书馆、新华书店进行了赠书。《村里那些事儿》组织者代表和撰稿编审人员代表作了发言。
据了解,《村里那些事儿》的征编出版是十五届县政协的一件大事、实事、好事,是县政协站位中国“乡村文化振兴”的“阳城故事”。这套书是我县有史以来涉及村落数量最多,村庄历史覆盖式挖掘整理最深入、最全面的一项抢救性“乡村文化记忆工程”。该书编纂工作自2021年6月启动,于2023年9月结束,历时两年零三个月,全套六辑,近500万字,详细记录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县25个乡镇501个村的古今巨变、沧桑历史。
白继军指出,编纂《村里那些事儿》系列乡愁文化丛书,是十五届县政协的一项重要工作。两年来,在全县上下的鼎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鼓励帮助下,县政协克服重重困难,积极汇聚各方文化力量,几易其稿、悉心编纂,从起意、酝酿、实施、推进、成型,每一个环节都贯穿了“商以求同、协以成事”的人民民主真谛,不仅检验了县政协的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反映了县政协的动员组织力和引导凝聚力,同时还彰显了县政协的协商筹划力和文化传播力,终于交上了一份政协文史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履职答卷。
张德政代表县委对县政协主编的《村里那些事儿》丛书的出版发行表示祝贺,并指出,《村里那些事儿》是县政协组织开展的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文化大调研,这套丛书通过纵述古今历史,唤醒乡愁记忆,深扎文化根脉,为彰显阳城文化自信、助力新时代阳城乡村文化振兴、推动阳城高质量发展增加了底气、注入了无限生气。希望参与编纂的县乡村文化人员一如既往关心支持阳城文化事业,为阳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再建新功!
孟贵芳指出,《村里那些事儿》的编纂,对于进一步拓展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社会基础,形成“以文会友、以史为鉴”工作格局,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扩大人民政协社会影响力有着重要现实意义。《村里那些事儿》的征编,不仅是阳城政协的一项工作创新,还是国内政协文史资料工作中的一个新生事物,具有普遍借鉴价值和推广意义。希望阳城要继续强化政治意识,深刻领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政协工作的新思想、新要求、新部署,努力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研究工作,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的态度,全面做好政协文史资料搜集、整理及编纂工作;要注重委员参与,通过制定鼓励措施、落实研究题目、组织开展研究活动等措施,吸引和调动广大委员主动自觉参与文史资料撰写;要加强文史队伍建设,继续加强同文史研究专家的学者沟通联系,逐步吸收和扩大文史研究成员队伍,不断加强文史研究储备力量建设;要完善协作机制,走开门办文史之路,注重在政协上下之间、政协与外部之间形成和开展多方位、多层次的协作,争取社会各方面对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支持、帮助与配合,逐步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良好政协文史工作局面。(吉娜娜)
责编:韩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