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北镇河北村把增加集体和村民收入作为乡村振兴的主抓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广大农户参与村内产业发展、共享产业链增值收益,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发展、集体受益“三方共赢”目标。
这两天,河北镇河北村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到处都是一派丰收的景象。旱地西红柿和辣椒种植园里、香菇大棚前、旱地西红柿酱等流水生产线上,村民们忙碌地从事着各自的工作。谈起在这儿干活的感受,在加工车间上班的村民赵鲜霞高兴得合不拢嘴。和赵鲜霞一样,得益于村里实施的光伏发电项目,村民崔加胜的日子也是过得红红火火、很是舒心。
河北镇河北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村。为了让村集体经济早日“破零”,村民早日摆脱贫困,河北村坚持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借助全县实施“百村光伏”工程的契机,利用日照条件好、时间长的优势,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先行先试实施了光伏发电项目,让全村100多户群众不出家门就实现了就业增收;同时,积极创新思维,着力在土地增值利用上动脑筋做文章,通过大力推行“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种植旱地西红柿、辣椒等经济作物,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促进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截至目前,河北村光伏总容量已达到1320千瓦,其中农户屋顶分布式光伏容量1050千瓦、村集体光伏容量270千瓦,年可产生收益130万元;特色农业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累计为农户分红收益30万元。(张凯、吉进丰)
责编:赵冰冰